最近,不少企业家投身网红行列,这一现象备受关注。他们在推广营销、塑造个人品牌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策略,效果各异。接下来,我将详细描述这些企业家网红的多样人生。
雷军爆火与引流
雷军营销手段高明,他在抖音的粉丝数在2024年3月还不到1000万,到后来翻了一番,达到了3000万以上。小米趁此良机推广产品,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发布新内容。在2024年的营销热潮中,雷军经过3年的努力解决了造车难题,并且还降低了价格。在北京车展上,雷军亲自为车主开门,引发了热议,小米也因此为产品吸引了更多关注。
雷军账号特色
李晓彤提到,雷军的账号内容既包括个人生活的点滴,又涵盖工作相关的信息,并非一般企业家所展示的单一形象,也不同于常规的产品宣传。这样的账号特色使得雷军显得更加亲切,既展现了他的专业能力,又让粉丝得以窥见他的私生活,这样的互动有助于拉近与粉丝的距离,从而持续吸引他们的关注。
周鸿祎模式不同
周鸿祎的网络形象与360品牌有所区别。在视频中,他经常以个人立场发表对各种事件的看法和体会。他还为不少品牌代言,比如哪吒、比亚迪等。然而,亚楠认为,这种做法并不能将流量完全引导至具体产品,这与雷军为小米汽车发展带来的直接效益不同。
周张切割模式
周鸿祎的行事风格与张朝阳颇为相似。两人都选择在创立企业后保持距离,致力于塑造个人形象。以搜狐为例,张朝阳凭借独到的个人魅力吸引了众多关注。他们通过个人的独特见解和魅力吸引流量,不受限于单一品牌或产品,在网络上树立了独特的风格和强大的影响力。
车企大佬效仿
今年,活跃的汽车企业领导者与雷军有相似之处。他们聚焦于产品更新,将个人与企业紧密相连,以此吸引粉丝为业务增力。尽管他们没有雷军那样受欢迎的形象,也没有他那样引人注目的人生故事,但这样的做法同样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营销利弊争议
资深营销专家余胜聪指出,知名大公司若过度依赖营销,对企业发展未必有益。然而,即便企业不涉足短视频或直播营销,其销量也不必然下滑。目前,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对成为网红的热情有所减退,这或许表明他们正在重新审视营销的得失。
亲爱的读者们,大家认为企业家成为网红这样的营销策略,对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哪个影响更显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