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智能合约寄予厚望,但实际上它的智能程度并未达到大家的想象。它只能执行预设的功能,并且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这确实表现得有些不尽如人意。而区块链能够很好地弥补智能合约的这些不足,这两者的结合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的。
智能合约的局限性
智能合约只能依照预先设定好的功能来运行,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灵活性。在实际的场景里,倘若外部环境有了新的状况,它没办法及时进行调整。例如在复杂且多变的商业合作当中,这种预设性有可能致使合同无法适应新的需求。与此同时,它对外部世界缺乏认知,这就使得它需要可靠的外部数据流,也就是 Oracle。要是没有外部数据的输入,在很多需要依据数据来做决策的情况下,智能合约就会束手无策。
另一个问题在于,智能合约对特定语言的特性存在依赖。以比特币脚本语言为例,它具有图灵不完备性,原因是其缺少循环以及递归等功能。这种语言在开发复杂合约时,有着根本上的限制,使得很多想要实现的高级合约功能难以被达成。
区块链对智能合约的补足
区块链的出现对于智能合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助力。它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这就表明不存在单一的掌控中心。正因为如此,合约的执行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保障。拿物流运输合同当作例子,众多方面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到对合约执行的监督当中,也无需担忧会有某一方单独对合约的走向进行操控。
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优点,这一点很重要。智能合约一旦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就不能被随意更改。这样能确保合同从订立到履行的整个过程都是真实可信的。在金融交易合约中,历史交易数据会永久保存且不会被篡改,这对维护金融秩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特币与智能合约雏形
比特币系统在智能合约领域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效。比特币脚本语言虽有局限性,但实现了一些很实用的功能。像多方签名,它为交易提供了多重安全保障,在公司进行大额财务转账等场景时,需多个负责人同意才可完成转账,从而能有效避免因单一人员失误或恶意操作而产生的风险。
微支付通道解决了小额且高频次的支付问题。在诸多数字内容微支付的场景里,例如在线阅读一些短文需要付费时,如果没有微支付通道,每一次支付的成本会比较高,同时效率也会很低。
图灵不完备性的双面性
图灵不完备性是比特币脚本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挖矿节点由于它而减少了运算量。在比特币的挖矿进程中,众多节点都必须进行运算,倘若语言过于复杂,就会给整个网络的运算带来极大负担。因此,比特币脚本语言使得每个比特币挖矿节点在对交易和区块进行验证时,无需进行过于复杂的计算。
然而,它的弊端是很明显的。由于存在这种不完备性,很多复杂的合约开发就变得极为艰难。例如,一些需要多层嵌套逻辑或者进行循环计算的金融衍生品合约,在比特币的脚本语言环境下是难以实现的,这就限制了智能合约在功能方面的拓展。
以太坊的改进
以太坊在智能合约方面相较于比特币有很大的改进。以太坊实现了图灵完备的以太坊虚拟机,这是一个重大的创举。它使得开发各种复杂的智能合约成为可能,让智能合约不再因语言的图灵不完备性而受到限制。
以太坊提供了适合智能合约编程的语言。其中有 Solidity 和 Serpent 等。这些语言方便开发者编写各种需求的智能合约。比如在去中心化的金融应用方面,以太坊的这些特点使得开发者能够轻松构建复杂的借贷合约和投资合约。
以太坊中的Gas机制
以太坊里,Gas 机制很有意思。要是把以太坊当作全网超级计算机,那么 Gas 就如同用户为使用这一资源去进行计算而交付的费用。
以太币的功能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它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奖励矿工,二是充当燃料货币来驱动智能合约。例如,在一个复杂的智能合约执行期间,若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那么就会消耗更多的 Gas,也就是需要更多的以太币。
大家对于这一系列智能合约以及区块链相关技术的协同发展持何种看法?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并且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