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增长困局
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在GDP中的比重一直不稳定,始终没能突破60%这个界限。进入2023年,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与疫情爆发前相比,损失已高达7万亿美元。面向未来,预计全球经济将维持低速增长,并且沿着原有的增长轨迹呈现出平行的下降态势。经济学家们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发现若无重大政策调整,此状况可能将持续较长时间。
在这种状况下,企业面临市场活力下降、需求萎靡的挑战。欧美众多历史悠久的生产商,订单数量显著减少,扩张项目不得不搁置。消费者开始减少开支,对非必需品的购买意愿降低,整个商业氛围愈发低迷。
贸易碎片化加剧
特朗普的经济金融策略预计会使全球贸易在GDP中的比重持续减少,预计会下降到大约55%。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比重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始终未能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繁荣水平。当前,贸易格局正在不断变化,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增多,贸易秩序也变得越发混乱。
企业间的供应链正面临压力,费用明显增加。比如在汽车行业,所需零件大多来自全球多个国家,贸易的分散化导致采购成本大幅提高,这又使得汽车价格上升,进而影响了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比。
财政赤字累积
疫情结束之后,各国政府采取了经济刺激政策,使得2020年全球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显著上升。尽管后来有所下降,但从2022年开始,这一比例再次上升。受特朗普时期政策影响,预计到2027年,全球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将逼近100%,同时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也将继续增长。
高利率让增长速度更快。现在,政府面临两难,既要保持财政平衡,又要促进经济增长。因为财政资金紧张,政府可能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上的支出减少,这可能导致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金融市场动荡
2023年,货币政策收紧导致美债收益率曲线上升,即便降息后也有所下降。特朗普的财政赤字政策可能引发美债发行量上升,从而提升国债收益率。预计10年期美债利率可能超过5%,且美元可能面临贬值压力。
新兴经济体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比如,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债务问题愈发严重。为了保持汇率稳定,这些国家不得不动用大量外汇储备,这又使得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在这种状况下,企业融资变得极其困难,经济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美元信用挑战
持续的财政赤字让美元价值受损,特朗普征收关税的做法可能让美元信用进一步下滑。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但现在它的稳定性正受到挑战。
美元走弱使得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承受压力,而且债务负担沉重,这使得它们在再次融资时遇到了更大的困难。美国正促使资金回流,这可能导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将变得更加剧烈。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定带来了巨大风险。美国所持的保护主义态度产生了明显后果,导致2023年全球产业政策案例数量急剧上升,年初不到百例,年末却增至约1500例。这一变化无疑让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世界经合组织的研究指出,未来两年全球经济还将遭遇风险和挑战。地缘政治的紧张关系不仅损害了局部经济,还通过贸易和能源等渠道影响到全球。以俄乌冲突为例,这场冲突使得欧洲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制造业成本急剧增加,进而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带来了影响。
当前全球经济状况复杂而严重,对此,您认为各国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妥善应对?欢迎各位积极留言分享见解。另外,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