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央行联合十个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通知中对非法虚拟货币业务活动实施了严格措施。这一行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对虚拟货币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
政策重磅发布
9月24日,央行、中央网信办、最高法等十个部门联合发布了《通知》。这一行动非同小可,因为当前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头正劲,风险不断攀升,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所以,这份通知的发布来得正是时候,十分必要。它将在虚拟货币监管方面扮演极其关键的角色。
文件内容显示,《通知》对虚拟货币非法交易行为实施了多项打击手段,目标明确。此举反映了监管部门整治虚拟货币市场混乱的决心。
业务活动定性
《通知》中明确指出,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交易活动被定性为违法的金融活动。以前,由于对这类业务缺乏清晰的界定,市场上涌现了许多违规行为。如今,对其非法性质有了明确认识,这将有助于从源头遏制虚拟货币业务的扩散。
境外货币交易机构若向我国民众提供服务,该行为即属违法。这说明,不管这些交易所设在哪里,只要它们的服务对象是我国民众,就必须接受严格的监管。此外,国内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服务追责规定
在虚拟货币这一领域,提供营销推广、交易结算和技术支持等服务的主体众多。《通知》明确指出,若有人明明知道或理应知道他人从事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却依旧为其提供服务,无论是法人、非法人组织还是个人,都将承担法律责任。这一措施有效地阻断了虚拟货币的一些辅助途径。
以前,这些服务提供者可能抱有侥幸心理,但现在政策已经开始执行,他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业务。新规定将大幅度减少虚拟货币业务的发展空间,使得其扩张变得非常困难。
投资交易风险
《通知》强调,涉足虚拟货币投资领域存在法律隐患。近些年,许多投资者被这一市场所吸引,有些人甚至不惜投入大量资金。然而,虚拟货币的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市场监管存在不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此次特别强调,投资虚拟货币可能遭遇法律风险。这有助于更多人清醒地认识到,虚拟货币投资并不保证盈利。因此,可以避免盲目跟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工作机制构建
《通知》指出,建立一套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极为关键。省级政府需对本地区的风险防控负起首要责任。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将担任主导角色,携手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建立一套日常运行的管理机制。
这种安排有利于监管工作的切实执行,各个机构紧密协作,积极预防并妥善处理虚拟货币交易的炒作行为,弥补监管的不足和缺陷,全方位加强虚拟货币市场的监管力度。
监管态度与未来
苏筱芮,易观公司的高级分析师,她提到,十部门的声明态度强硬,立场明确,显示出坚决打击和整顿的决心。这种立场为后续处理违法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同时也让市场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预期。因此,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机构和从业者将面临越来越有限的生存空间。
盘和林提到,民间可能存在C2C虚拟货币交易现象,但监管方面将全面禁止。央行负责人指出,虚拟货币交易将受到持续且严格的监管。你觉得彻底禁止虚拟货币交易能实现吗?欢迎在评论区发表看法,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