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周聚焦热点
2025年,我国举办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恰逢人工智能领域备受关注。此主题凸显了知识产权在快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中的关键地位。在此形势下,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措施,引起了广泛关注。
创新成果的政府推力
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实现了多项突破,这主要归功于政府的高度关注。到了202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将实施“人工智能+”战略,旨在通过科技进步推动新型生产力的增长。在政府明确的人工智能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整个行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国际认可的中国成绩
邓鸿森,这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指出,自2017年起,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迅猛增加,增幅甚至超过了800%。在众多国家中,中国、美国和韩国在相关领域尤为突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这一成就的取得,源自人工智能领域的辛勤付出,还得益于国家对高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深切重视和强有力支持。
规范制度保障创新
去年,我国知识产权局对《专利审查指南》进行了更新,旨在强化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防护。此外,还推出了《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南(试行)》,对热点问题作出迅速回应,对技术应用提供规范与指导。该局不仅促成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而且对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和试点项目进行了深化优化,这为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制度基础。
多方发力营造环境
国家知识产权局助力了125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维权中心,给予了他们政策上的支持。这一举措为智能制造等行业建立了稳固的安全屏障。同时,它积极推广专利转化的实际做法,促使众多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营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未来展望持续助力
申长雨局长指出,人工智能这一新兴领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计划强化对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维护,致力于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专利库,不断支持人工智能企业进行创新,目标是助力我国人工智能行业迈向新的高峰。
大家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哪些领域支持人工智能进步有何高见?期待您的观点、点赞和转发!